看繪本聊情緒
為幼兒園做準備:面對分離焦慮
Teena
為幼兒園做準備 你會發現上幼兒園的前幾週似乎過得飛快!當您開始倒數計時時,這裡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開學前兩週: 和孩子一起購買上學用品。如果可能,讓孩子自己選擇。這會給予他一種控制感,並強調他是一個即將上幼兒園的“大孩子”。 用永久性墨水在所有物品上標記——書包、外套、鞋子、毯子、玩偶等——寫上孩子的名字。 與孩子一起討論如何上學和回家。讓孩子明白他/她會是安全的、被照顧的。 開學前夜: 回答孩子的任何最後問題。 讓孩子選擇(適合天氣和學校)的第一天穿的衣服。 選擇一個讓孩子在第一天前
學習理解與表達 - 調節情緒的重要性
Teena
自從關切情緒相關的繪本在實務工作上也多了許多能跟孩子一起工作的工具。在繪本屋介紹繪本給家長時,我通常將情緒繪本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以特定情緒作為故事的主題,引領孩子探討特定情感。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表達和應對特定的情境與感受。這些繪本通常以各種故事、角色和情節來呈現情感的豐富內涵,並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孩子們探索。另外一類的情緒繪本則是以透過認知的方式傳遞情緒相關的知識,如認識情緒、情緒表達方法。我稱這類的繪本為認知教育工具書。 讀完《情緒大飯店》後,我除了感到震撼也相當期待。一本將情緒之
《蝸牛美美想獨處》獨處,培養出自我沉澱、自我安撫的情緒管理能力
Teena
直到現在,我還時常能夠想起小時候獨處的感覺。無論是在游泳池的水底下,抑或是獨自去附近的雜貨店,自己一個人去買東西吃,我都能夠找到那份只屬於自己的寧靜。或許在當時看來,這些瞬間似乎微不足道,但對我而言,它們卻是獨處的珍貴時刻,至今仍伴隨著我,依靠著那份獨處的力量,勇敢地面對並前行。 我記得,對於想要獨處這件事,大概是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但當時的我獨自一人時並不感到孤單或害怕。與家人朋友相處之外,我總是想在生活中逮到任何機會爭取可以獨處的時光,做什麼似乎不那麼重要。或許是因為在那片寧靜之中,我找到
媒材的創作與遊戲
Teena
媒材的創作與遊戲 Art Making and Playing 使用媒材創作/遊戲能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受、發展社交技能及學習自我成長與實現。根據心理動力理論指出,兒童透過創作與遊戲能抒發內心的迷惑和焦慮。因此提供不同的創作媒材刺激讓孩子進行非結構化的創作/遊戲,能讓孩子自由發揮、表達感受、透過創作/遊戲釋放負面情緒。 探索 Exploration 孩子的探索行為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孩子透過探索認識環境(處理接收到的知識)孩子對物品材質,如何使用,裏外的結構都會感到相當好奇站立、爬行、攀
對著寶寶閱讀,覺得在自言自語?
Teena
如何跟你的寶寶開始親子共讀? 大部分的父母知道閱讀給孩子聽是很重要的,也聽過要及早開始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但對著一個嬰兒閱讀可能會讓大部分的父母感到自己在自言自語,甚至像傻瓜一樣。
親子共讀為什麼很重要?
Teena
我們常常聽到親子共讀很重要,但是為什麼呢? 獨自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獨自思考的能力,鍛鍊思維,是一種自主性的學習。 而親子共讀與獨自閱讀最大的不同是,在親子共讀的時間裡,孩子(或家長自己)有充分的機會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分享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 但是語言表達和情緒表達,對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孩子都怎麼表達呢? 首先孩子會先連結自己的經驗,在心中產生想法,才會開始整理這些想法,他們會選擇好哪些是想講的部分再將其轉化成文字。通常孩子會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充分表達,因為光是執行這件事,就需
面對新冠狀病毒孩子的擔憂?
Teena
面對新冠狀病毒孩子的擔憂 面對全球爆發的疫情,新冠狀病毒讓人們的生活型態、社交方式、產生了相當大的改變:因為恐懼與焦慮,社會出現了各種資源的搶購、行動的限制,人與人之間也不得不戴起口罩,保持距離。這些看在孩子眼中,孩子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孩子有天晚上問我是否病毒越來越近了?是否我們也會有危險?阿公阿嬤是老人,如果被感染了病毒是否也會死掉?睡前抱著我說不想爸爸媽媽老去,死掉。許多孩子通常會把年老與死亡畫上等號(或接近等號),加上新冠狀病毒對年長者的威脅較大,現況引出了孩子對未來的擔憂:照顧我的
親子共讀 輕鬆來
Teena
到底什麼是『親子共讀』?親子共讀的定義很廣,可以是家長說故事給孩子聽、家長聽孩子說故事、家長跟孩子一起安靜的看同一本書、也可以是家長跟孩子於同時各自地看自己手上的書。其實沒人規定一定是如何進行。不需要每天都共讀,但若能固定至少每週1~2次會讓孩子提前培養出閱讀的興趣及習慣。這對增進語言能力、邏輯思考、獨立表達都是相當重要的。 這個名詞簡單來說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閱讀這件事。雖然聽起來直接明瞭,但又時常會延伸出許多疑問。許多新手家長走進繪本屋會遲疑是否該投資時間跟金錢在書上面。感覺得出來家長們
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育兒新知
人生無論何時都會遇到「死亡」的議題,不管是關於動物或親人,都是無法避免的現實。然而許多爸媽都認為孩子還小,不該這麼早就接觸這麼敏感的話題,甚至不知要如何教育孩子,深怕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到底爸媽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貝對於「死亡 」有正確的認知以及健康的心態? 其實孩子很早就懂,但成長過程會影響「死亡概念」 當人們提到「死」這件事時,大多是依照自己身邊曾有過的經驗、新聞、信仰或感覺來加以討論。有人覺得「死」是孤獨、神秘、可怕、讓人感傷的,有諸多忌諱,對於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事,能不提就盡量避免;而
從繪本裡遇見美麗人生- 劉清彥
書本介紹:閱讀裡的生命教育 作者:劉清彥 「我們一點一滴成就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樣子,這個過程永無止盡,而我們的選擇是自己無可推諉的責任。」──前美國總統夫人愛倫諾 人生,是何其困難的一門課,沒有人能預知自己的未來;父母,也不可能一輩子像直升機般的,隨時給予孩子無限支援。到了終究要放手的那天,是不是能安心讓孩子走自己的路?困難當前,你的孩子會畏懼退卻,還是勇往直前?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奮力一搏?有沒有能力做正確的抉擇? 與其直接介入孩子的人生、操控他們的生命方向盤,不如讓孩子有機會多看看別人如何活出
讓孩子愛上共讀時光
Teena
有品質的親子共讀 預留足夠的閱讀時間 (15-20 分鐘)挑選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家長自己先把書看一遍,先預想可能孩子會提出的問題介紹書名、作者及簡單介紹書的主題,可能與孩子有的連結唸故事時語氣與聲調盡可能反應出角色的設定豐富你的表情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圖像鼓勵孩子預測故事的發展與孩子保持眼神交流閱讀結束後留時間讓孩子表達感受/感想指出你從故事中觀察到的(文字或圖像)問孩子是否也有觀察到最重要的,享受共讀的時光!